2016年3月11日星期五

揭秘达赖勾结美国邪教内幕(图)

  2015年12月22日,美国邪教“耐克塞姆公司”前顾问弗兰克·帕拉图(Frank Parlato)在《尼亚加拉瀑布记者报》刊登《拉尼尔和布朗夫曼姐妹试图收买达赖喇嘛》。作者以当事人和见证人的身份,曝光了耐克塞姆邪教收买达赖喇嘛集团的过程。主要内容有:
  1、达赖为美国邪教站台捞钱100万到200万美元。美国邪教“耐克塞姆公司”为了改善形象,极力物色公众代言人,他们看中了达赖喇嘛。经过多轮谈判,达赖接受了耐克塞姆邪教教主拉尼尔及高层布朗夫曼姐妹的“邀请”。2009年5月6日,达赖喇嘛来到美国奥尔巴尼皇宫剧院演讲,“耐克塞姆”高管萨拉和克莱尔与他一起坐在主席台上。达赖喇嘛还向“耐克塞姆”邪教头目献了哈达。达赖喇嘛在演讲中吹捧邪教“耐克塞姆”,称“他们是在进行某种关于道德的运动……当我与她们在达兰萨拉进行私人会面时,开诚布公地对她们说:‘目前你们为提升道德而进行的这种工作我完全支持。”据报道,达赖此行获得了邪教100万到200万美元的捐赠。
  2、达赖特使丹增东登喇嘛被女色和金钱俘虏。该文还披露,达赖喇嘛的特使丹增东登喇嘛与耐克塞姆邪教女高层萨拉?布朗夫曼在热水浴池里接吻并深情相拥,共享鱼水之欢。萨拉?布朗夫曼还在奥尔巴尼市为情人丹增东登喇嘛购买了一栋美丽的房子。
  3、达赖喇嘛接受日本邪教奥姆真理教捐赠120万美元。媒体报道称,达赖喇嘛曾经收受日本奥姆真理教的创始人麻原彰晃捐赠120万美元。 
 
达赖为耐克塞姆邪教主基斯?拉尼尔披戴哈达(原文图片) 
  在担任邪教头目基斯?拉尼尔(Keith Raniere)及其赞助人克莱尔?布朗夫曼(Clare Bronfman)和萨拉?布朗夫曼(Sara Bronfman)(美国亿万富翁布朗夫曼、施格兰酒业的女继承人——译注)两姐妹的新闻顾问期间,我的任务是提升拉尼尔及其耐克塞姆(NXIVM)公司的公众形象。
  从官方说法上看,耐克塞姆公司在奥尔巴尼、墨西哥市、洛杉矶等地举办的是“人类潜能与伦理”研讨会,然而一些心理健康专家对该公司的培训项目大加鞭挞,并将它视为“思想改造”,即俗称的“洗脑”。
  我的职责包括获得正面报道,撰写故事,把耐克塞姆从邪教形象“扭转”成提供“全面个人专业辅导项目”的企业形象。我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些,身陷负面新闻的拉尼尔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而在此之前以及在我离开该公司之后,他都没能享受过。
  那是在2007年,当时媒体还不知道拉尼尔已经把布朗夫曼姐妹的遗产挥霍掉了1亿美元,用于众多虚假商品投资、一笔不正当房产交易以及支付律师费起诉他的敌人们;媒体也不知道,拉尼尔白天睡觉,晚上却拥有一个“后宫”,女信徒们纷纷献上她们的爱心、思想和肉体。
 
    达赖喇嘛同日本邪教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过从甚密(原文图片) 
  包括我在内,所有人都对这些事情几乎一无所知。或者说,这个邪教正在迅速敛集巨额财富,而貌似其中大部分并没有入账。
  我在任期间,一切都发展顺利。奥尔巴尼的周报《地下铁》(Metroland)首次发表了对拉尼尔有利的短评。印象中,《时代联盟》(Times Union,长期揭露耐克塞姆公司的邪教特征,系耐克塞姆公司宿敌——译注)也是第一次在报道耐克塞姆时没有使用“邪教”一词。我撰写新闻稿和公告,得到登载和播报;我替耐克塞姆的人安排专访,消除他们的神秘化,让他们显得人性化。
  看中了达赖喇嘛 
  拉尼尔在媒体报道中的形象略微改善,这激励他寻求商业运作中的常用手法——找名人代言。以前他用过已故演员艾伯特?埃迪(Eddie Albert),还曾找过戈尔迪?霍恩(Goldie Hawn)——以失败告终。这一次,他想要找一个“更有权势”的代言人。
  教皇当然毫无可能。而无论布朗夫曼姐妹愿意出多少钱,葛培理牧师(Rev. Billy Graham,美国宗教界著名人士——译注)也不像是会做拉尼尔公众代言的人。
  一天,一位拉尼尔核心层成员兴致勃勃地给我打来电话。
  “如果我们让达赖喇嘛来奥尔巴尼,宣布基斯的教义是世界问题的解决之道,你觉得怎么样?”她问。
  我问她:“达赖喇嘛认识基斯?”
  “不认识。不过萨拉和卡莱尔准备向达赖喇嘛捐资100万。一个和尚现在在奥尔巴尼,他是达赖喇嘛的助手,萨拉正带着他到处转悠。达赖喇嘛是一位世界级的精神领袖,如果他来奥尔巴尼并支持基斯,那么媒体们就不会再说我们是邪教了,我们这是先人一步。”
  我相信布朗夫曼姐妹能够促使达赖喇嘛提供这些服务。达赖喇嘛不但是藏传佛教的精神领袖,也是西藏流亡政府的头目,他带领的流亡政府总部设在印度达兰萨拉。
  达赖喇嘛的个人财富和他的流亡政府的财政状况鲜为人知,不过他们发布的2002至2003年度预算是2200万美元。流亡政府不可能强行向人征税,那么达赖喇嘛只能依靠捐款。
  我向拉尼尔建议,虽然我有信心100万美元会引诱到达赖喇嘛,但我怀疑这在新闻界是否会对我们有利。媒体再也没有找我征询意见,之后很快我发现并揭露了拉尼尔挥霍掉布朗夫曼姐妹1亿美元的真相,并因此被解雇。
  基斯·拉尼尔绝顶精明 
  基斯?拉尼尔的网上简介称,他身兼“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企业家、教育家、发明家和作家”,11岁时就是柔道冠军。
  他自称自学钢琴,12岁时就达到了演奏级水平;13岁时,他已经成为一个专业电脑程序员。在纽约特洛伊的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第一学期,他已经开始学习博士级数学课程。他声称毕业时获得了伦斯勒理工学院第一个三学士学位,包括数学、生物学和物理学。
  其实拉尼尔在1989年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智商最高这类记录中榜上有名。他声称,每4.25亿人中仅有一人具备他这样的估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在全世界70亿人口中,只有不到20人堪与其匹敌。
  达赖喇嘛同样不同凡响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在其自传中称,他生活在藏区东北部一个小村庄,两岁时被遴选为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的转世灵童。达赖喇嘛被认为是藏区守护神——千手观音的化身。
  达赖喇嘛在6岁时开始了他的寺院教育。他主修逻辑、藏族艺术文化、梵文、医学和佛教哲学:包括智慧的完美、哲学的中庸之道、寺院戒律教规、形而上学、逻辑和认识论。23岁时,他被授予一个相当于佛教哲学博士的学位。
  1950年中国挺进西藏后,他被推举全权掌管西藏。他的统治是短暂的。1959年,西藏武装叛乱被平息后,达赖喇嘛逃亡到印度北部的达兰萨拉,建立了西藏“中央政府”,并制定“西藏流亡政府宪法大纲”。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多年的支持下,他后来在美国国会和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发表演讲。1989年,因其“为西藏解放而进行的非暴力抗争”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自那时起,他为藏人修建了寺院和学校,在60多个国家进行过演讲,获得了150多个奖项、荣誉学位和奖杯等,撰写或合作撰写了100多部书。
  期间,达赖喇嘛会见过教皇保罗六世、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以色列大拉比、坎特伯雷大主教罗伯特?伦西博士(RobertRuncie)、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摩门教)会长戈登?B?辛克利(Gordon B. Hinckley)。
  现在,他将会见基斯?拉尼尔——一位天才兼耐克塞姆公司创始人。
  筹备工作 
  布朗夫曼姐妹为组织这次即将到来的访问筹备了一年多时间。特别是萨拉,与达赖喇嘛的特使、尊者丹增东登喇嘛(Tenzin Dhonden,“达赖喇嘛之友”创办人,系达赖之心腹——译注)并肩工作。尊者这一头衔,是给那些终生坚守独身和清贫佛门诫规的和尚的。他们两人在爱达荷州会面,萨拉告诉丹增喇嘛,达赖会发现耐克塞姆的方法很有用。
  丹增接下来到奥尔巴尼拜访了萨拉,并和其他耐克塞姆公司成员会了面。尽管看到过耐克塞姆是邪教的说法,丹增仍说:“我有自己的头脑和能力去了解人、感知人。对于这点,不在话下。”
  在丹增喇嘛的安排下,萨拉、克莱尔和耐克塞姆总裁南希?赛奥兹曼(Nancy Salzman)在印度得到了达赖喇嘛的接见,她们表达了邀请达赖与拉尼尔会面的意愿。当然,她们提出会与布朗夫曼家族身份相配的方式,向达赖喇嘛及其伟大事业捐笔巨款。
  达赖喇嘛同意了 
  回到奥尔巴尼后,兴奋的克莱尔告诉奥尔巴尼《时代联盟》说,她预见,“让达赖尊者同基斯见面,相信我们的方法会使达赖尊者认为这对人类是有益的。”
  尊者丹增东登喇嘛也认可这一观点,并宣布说:“凭着基斯?拉尼尔所开创的伦理方法,以及达赖喇嘛阁下的出席、智慧和开示,我们就拥有了改变当今社会的基本元素。”
  菩提树叶开始堕落 
 
    同耐克塞姆邪教女高层萨拉?布朗夫曼传出桃色新闻的达赖心腹丹增东登(原文图片) 
  在拉尼尔充斥着性爱的邪教里,尊者丹增东登喇嘛没过多久就被拉尼尔的伦理方法转化了。一天晚上,萨拉母亲的朋友意外造访,发现萨拉和丹增喇嘛正在热水浴池里接吻并深情相拥,用耐克塞姆核心成员克里斯汀?基夫(Kristin Keeffe)后来的话说——“爱抚”。 
  另一位女性核心成员芭芭拉?邦奇(Barbara Bouchey)说:“不,他们没有做爱,他们只是在热水浴池里搂着脖子亲嘴罢了。”
  从坚守独身的和尚到和与女继承人共浴鱼水之欢,丹增喇嘛日益火热的风流韵事正在打破他的诫规。 
  达赖喇嘛曾经教导,性带来的仅是一时的满足,日后苦恼不断,而贞洁能够提供“更独立、更自由”的美好生活。
  从热水浴池到卧室不过几步距离。邦奇说:“他们两个一块从卧室出来,我在她家就见过好几次。”
  基夫也说:“我看过他从卧室出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拉尼尔也心知肚明,整个核心层都知道。拉尼尔曾经在提到丹增喇嘛时候,当着其他人面问萨拉说:“你丈夫还好吗?”
  萨拉?布朗夫曼在奥尔巴尼市郊的“半月”地区,为她的喇嘛情人购买了一栋美丽的房子,帮助他打破了佛门第二个诫规——清贫。 
  新闻界掀起轩然大波 
  在萨拉和喇嘛情人如胶似漆之时,她的姐妹克莱尔对媒体宣布,达赖喇嘛将在奥尔巴尼进行为期四天的谈话和会面。盛会定在2009年4月19日(星期日),达赖喇嘛尊者将在奥尔巴尼时代联盟中心做一个关于慈悲和伦理道德的公开演说。讲座由克莱尔、萨拉、尼尔下属组织世界伦理基金财团赞助。票价定为“52美元、82美元和112美元”不等,时代中心最多可容纳17500人,这将给达赖喇嘛带来100万美元的收入。
  与这些欢天喜地的信息相反,达赖喇嘛亲自与“类似邪教的”耐克塞姆交往,这在奥尔巴尼新闻界掀起轩然大波。新闻界认为,达赖喇嘛这位在美国各地名牌大学频频露面的尊贵演讲者,并没有获得奥尔巴尼地区任何学校的正式邀请。
  奥尔巴尼《时代联盟》报道说,尽管这位宗教领袖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颇具声望,但没有学校愿意将自己的名字在一个与拉尼尔有关的活动中作为正式主持者出现。斯基德莫尔学院(Skidmore College)和拉尼尔的母校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均拒绝为这次活动作东。
  伦斯勒理工学院的发言人解释说:“虽然我们对达赖喇嘛和他的教诲怀有至高敬意,但基于各种考虑我们不接受主办此次活动的邀请。”
  奥尔巴尼大学同意出租场地,但条件苛刻。大学发展部副总裁法丁?萨耐(Fardin Sanai)说:“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允许耐克塞姆成为我们与达赖喇嘛关系的一部分。我们的学生,以及学校的广告或招生与耐克塞姆及其组织绝无任何关联。”
  《时代联合》、《奥尔巴尼学生报》(the Albany Student Press)、《每日通讯报》(The Daily Gazette)、《地下铁》均表达了人们对达赖喇嘛和布朗夫曼-拉尼尔邪教这个组合的惊讶。 
  丹尼尔?韦夫(Daniel Weaver)在《斯克内克塔迪通讯报》(Schenectady Gazette)撰文说:“过去20年基斯?拉尼尔始终身陷争议之中,一直是诉讼和调查的对象。他发起了无数诉讼,其中许多很无聊。他还骚扰他人……他实在不是一个人道主义、和平和道德的典范。他邀请达赖喇嘛演说的动机令人怀疑……拉尼尔没有利用慈悲道德的方法和方案解决过问题。基斯?拉尼尔给首府地区带来了很多东西,唯独没有和平……2003年,基斯?拉尼尔拉拢演员戈尔迪?霍恩演说曾成耐克塞姆的年度要闻。霍恩了解了围绕拉尼尔的争议后……她没有露面。如果连戈尔迪?霍恩都不出席基斯?拉尼尔赞助的活动,那么可以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达赖喇嘛取消活动是不出所料的。”
  同戈尔迪一样,达赖喇嘛也取消出席活动 
  随着负面报道的接连出现,达赖喇嘛取消了活动出席。与达赖喇嘛代表交谈过的《时代联盟》出版人乔治?赫斯特(George Hearst)说:“(他们)完全没必要让达赖尊者承担这种风险。”
  这简直是耐克塞姆的一场公关噩梦。如果达赖喇嘛不出席,那无疑是说耐克塞姆是一个邪教。拉尼尔指示他的首席助手南希?赛奥兹曼带上萨拉和克莱尔冲到印度去见达赖喇嘛,当然,一同前去的还有她们的支票簿。
  这些人和支票簿是有说服力的 
  虽然达赖不会同意对奥尔巴尼开展四天之旅,但是他确实同意在奥尔巴尼的某晚举行一个单独的讲座,完成一次待一晚的24小时访问,反正他正好要去美国赶赴一场哈佛大学发出的邀约。
  就在达赖喇嘛重新安排出现在奥尔巴尼的前两天,达赖喇嘛信托基金在纽约州注册了。我在耐克塞姆的可靠信源告诉我,布朗夫曼姐妹为达赖喇嘛捐赠(或担保)了100万美元。 
  达赖喇嘛他竟然来……了 
  原本兴高采烈地宣布达赖喇嘛取消此次访问的媒体,现在又报道他重新调整了访问日程,并提到达赖喇嘛的活动将从有17500座的奥尔巴尼时代联盟中心搬到更小的、只有2800座的奥尔巴尼皇宫剧院。票价降到55到85美元一张,这意味着一共收入不到25万美元。
  批评人士把枪口转向达赖喇嘛。大家普遍认为,是布朗夫曼的金钱让他改变了主意。有人指出,达赖喇嘛曾经收受过一个被认为是邪教的领袖的礼物,这人就是麻原彰晃——奥姆真理教的创始人。这个日本邪教是1995年发生在东京地铁的毒气事件的始作俑者, 造成6000人受伤,13人死亡。报道称在他大开杀戒前曾向达赖喇嘛捐赠120万美元。 
 
    达赖同耐克塞姆高层克莱尔、萨拉等人在一起(原文图片) 
  当达赖喇嘛的美洲代表洛桑年扎(Lobsang Nyandak,达赖集团负责“外交”的噶伦——译注)被问及达赖喇嘛到访奥尔巴尼是否受布朗夫曼姐妹的钱财驱使时,他的回答模棱两可。一开始,他告诉《时代联盟》说达赖喇嘛不会为他此行收受钱财。然而,当被要求澄清时,他却说,无论收到多少钱,都是“用于慈善或其他目的,一切听从尊者指示”。
  达赖喇嘛抵达奥尔巴尼并为此辩解 
  5月6日,达赖喇嘛来到奥尔巴尼皇宫剧院,对大约2600人发表演讲。萨拉和克莱尔和他一起坐在台上。
  在谈话开始之前,达赖喇嘛给萨拉和克莱尔戴上了称做“哈达”的白色丝绸围巾,这在藏族文化中象征着纯洁。
  达赖喇嘛盘腿坐在一个大号椅子,发表了一个半小时关于慈悲的演讲。到了提问环节,有人就他这次访问的取消和改期之事进行提问。
  “一开始我收到了一个邀请,原则上我接受了,”达赖喇嘛说,“因为存在某些争议和指控,于是我们进行深入调查。最后这个组织的老师(赛奥兹曼)和一些朋友(布朗夫曼姐妹)到达兰萨拉来见我。我(同他们)进行了探讨,我观察到,基本上,他们是在进行某种关于道德的运动……当我与她们在达兰萨拉进行私人会面时,开诚布公地对她们说:‘目前你们为提升道德而进行的这种工作我完全支持……但是同时……如果你们做错了什么,你们必须要接受,你们必须要承认、改变、改正。如果你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那就要遵循诚实、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澄清所有的指控,。’”
  达赖喇嘛讲的滴水不露,沉着镇定,他还要求记者进行彻底调查——要有大象那样的长鼻子,无论从前方还是后面都能够闻到真理。
  在活动的最后,达赖喇嘛招呼坐在观众中的拉尼尔上台,并将哈达挂在了他的脖子上。
  布朗夫曼姐妹得到的教训 
 
  布朗夫曼姐妹(克莱尔和萨拉) 
  当天活动结束后,萨拉在她的博客中写道:“当我们站在雨中向达赖喇嘛告别,他触碰了我们每个人的脸颊,一边说着‘谢谢’和‘再见’,一边把他的脸与我们的脸相贴。泪水止不住地顺着我们的脸庞淌下……他的造访是我们争取而来的特殊荣誉……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铺满了荆棘,让我们的内心迅速成长。媒体收了很多钱,企图诋毁我们的公司,或与之相关的任何人或物,写了大量文章污蔑这次访问。我们曾天真的以为大家会为他的来访而激动不已,我们的社区会为这个重要的时刻抛置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团结起来。我们错了。他的访问充斥着恐惧和冷嘲热讽,我们当地的媒体急不可耐地要摧毁我们的荣耀,快的我们都还来不及建立。”
  “负面文章的报道和本地势力强大的知名人士声称他们不支持他(达赖)这次受邀之访,经过此番狂轰滥炸,尊者推迟访问,直到真相水落石出。”
  “最后,真相占据了上风,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失去了观众、钱和真诚。但不管怎样,我期待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领袖能重建人性……这位领袖拥有强大的自我感知力,无须寻求外部安全感,他的标准只有真理……对我们、对本地区,对人类来说,这是一次胜利。我为能成为这次伟大成就的一部分而感到骄傲。”
  克莱尔在她的博客中写道:“媒体是怎么描述我们的?经过我和几个好友在奥尔巴尼的不断努力,他的访问和留言尤为感人。他的到访带来了某种矛盾:媒体将耐克塞姆、基斯、萨拉和我打上邪教的标签,而一个世界领袖在彻底调查之后展现出了对我们的支持。”据报道,达赖获得了100万到200万美元的捐赠。
  达赖喇嘛访问之后,拉尼尔和布朗夫曼姐妹开始痴迷于找明星代言来获取荣誉。之后我被解雇,拉尼尔动用了布朗夫曼姐妹数百万美元对我进行攻击,有关他们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
  不正当房产交易和虚假商品投资损失总计1亿美元被曝光后,达赖喇嘛的演讲“相形见拙”。自此,对耐克塞姆的负面报道更是蜂拥而至。
  关于耐克塞姆公司的背景知识 
  根据维基百科介绍(https://en.wikipedia.org/wiki/NXIVM),耐克塞姆公司系一家传销公司(multi-level marketing company),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县,1998年由基思·拉尼尔创建,经营方向是通过“高级经理成功项目”(Executive Success Programs,简称ESP)向顾客提供所谓的个人和职业发展培训,其学员尊称拉尼尔及其合伙人南希·赛奥兹曼(Nancy Salzman)是“先知”(Vanguard)和“班长”(Perfect)。不过,据《福布斯》等著名媒体揭露,早在1993年,基思·拉尼尔就曾创办过一个名为Consumers Buyline的金字塔形传销公司,为此被美国23个州立案调查,最后他与纽约州达成和解协议,赔偿了事。
  主流媒体指称耐克塞姆公司具有邪教特征。根据互联网媒体报道,多年来,美国媒体《时代联盟》报对耐克塞姆公司进行了持续揭露,双方水火不容。除了《时代联盟》外,其他主流媒体也对耐克塞姆公司的邪教特征进行了关注和报道。其中包括:2003年10月13日,美国著名媒体《福布斯》杂志网站登载署名Phyllis Berman的文章《布朗夫曼姐妹与邪教》(The Bronfmans And the Cult),对亿万富翁埃德加·布朗夫曼(Edgar Bronfman Sr)的两个女儿莎拉(Sara)和克莱尔(Clare)与耐克塞姆公司创始人基思·拉尼尔的关系提出批评(两姐妹系拉尼尔的助手)。文章并指出,作为曾是“高级经理成功项目”顾客之一的华纳唱片公司老总埃德加·布朗夫曼,也同拉尼尔分道扬镳,将这个培训项目称作“邪教”。同日,《福布斯》杂志网站还登载了署名Michael Freedman的另一篇文章《个人崇拜》(Cult of Personality),文章对拉尼尔的教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拉尼尔身上存在的个人崇拜进行批判,并将“高级经理成功培训”项目与其他邪教如“地标教育”、“科学教”等进行类比。2010年9月9日,加拿大媒体macleans.ca发表署名Nicholas K?hler的文章《如何失去1亿美元》(How to lose $100 million),对耐克塞姆公司的运作方式和拉尼尔等人的运作手法进行揭露。2014年11月18日,美国主流媒体《国家》网站(thenation.com)登载署名William D.Cohan的文章《一个奇特、秘密、邪教一样的公司是如何花费巨资对记者们发起诉讼战的》(How a Strange, Secretive, Cult-like Company Is Waging Legal War Against Journalists),对耐克塞姆公司滥诉批判人士进行揭露。
 
  原文截图 
  原文网址:


想玩!真实事件改编网游《黑暗中的教堂》(图)


 
  游戏中,表面田园生活的“自由镇”
 
  游击中,“自由镇”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聚居地
 
  游戏中的杀戮
  据著名网络游戏设计师理查德·罗瑟三世个人(Richard Rouse III)博客及其领衔的网游制作公司派拉诺伊德工作室(Paranoidproductions)网站2016年2月26日公布的消息,罗瑟三世及其工作室推出了反邪教题材新作、潜行类网络游戏《黑暗中的教堂》(the Church in The Darkness)首部预告片,据悉该款游戏取材于真实的邪教组织“人民圣殿教”及其教主吉姆·琼斯所制造的琼斯镇集体自杀惨案。
  派拉诺伊德工作室(paranoidproductions.com)在其专页上(http://goo.gl/xSWVp1)介绍该款游戏时说:
  没有人是被迫加入邪教的。邪教欢迎你,它懂得你的心思,它让你觉得神秘莫测,直到真实拜倒在谎言之下,让你无处可逃。
理查德·罗瑟三世
  上世纪70年代末,富有魅力的艾萨克(Isaac)和丽贝卡·沃克(Rebecca Walker)领导着一个名为“集体正义传教团”教会,美国政府认为他们是极端主义者,而他们自己也感觉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打击,因此沃克夫妇把他们的信徒迁居他处,他们相信在南美洲丛林的这个地方可以建立起一种乌托邦社会,修建起了“自由镇”(Freedom Town)。然而,信徒们留在美国的亲友开始担扰:丛林里的这个聚居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开放环境下,《黑暗中的教堂》这款游戏的特色是潜行类游戏与独特的游戏叙述紧张结合。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位名叫维克(Vic)的原执法官员来到南美洲,进入“自由镇”中,寻找维克的外甥亚历克斯(Alex)。玩家可以自由选择,既可以完全避开镇上的监控,使用非致命性手段控制镇上警卫,也可以对那些挡你前进之路者格杀勿论,但你必须承担各种选择所造成的后果。
  知名游戏配音演员爱伦·麦克莱恩(Ellen McLain,在《传送门》中因担任格拉道斯的配音而出名)和约翰·帕特里克·罗瑞(Lowrie,在《军团要塞2》里为狙击手配音)分别为邪教头目丽贝卡和艾萨克夫妇配音。玩家可以通过“自由镇”的有线广播,迅速了解故事梗概,这两名布道家在广播中公布了他们的教义和信仰。玩家可以找到散布在这个聚居营地各个地方的文件和信件,这些文件和信件将提示玩家了解“自由镇”的本性。
  伴随着玩家的调查和行动,通过不同的角色个性和不断转变的情景叙述,每个通关环节将向玩家提供独特的游戏情景和故事要素:沃克夫妇有多危险,谁是你的盟友或敌人,玩家距离发现真相和拯救人们还有多远。
  该款游戏的创作灵感并非空穴来风,正如游戏写手Mark Delaney介绍这款游戏时所说(https://goo.gl/4He4lx):
  上世纪70年代,吉姆·琼斯(Jim Jones)牧师和他的人民圣殿教(Peoples Temple church)迁移到圭亚那,以逃避他们自认为的迫害和侵扰他们的美国联邦政府。尽管与当选的官员们关系尚可,可琼斯认为他的社会主义观点使得自己成为了冷战时期美国内政的眼中钉。琼斯的想法实际上也在暗中改变,接下来数年间,他有可能被视为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和精神变态者,这是因为1978年11月的某天下午,在接到虐待信徒和腐败指控后,媒体和政府要对他进行严格审查。琼斯下令他的近千名信徒(其中包括儿童和婴儿)喝下据称掺有氰化物的“酷乐”饮料。那天,人民圣殿教信徒几乎全被毒死,至到今天,这一事件仍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集体自杀事件。
  如果玩家了解琼斯镇的故事,那么一定会觉得这个故事确实让人感到一种病态的有趣,至少有一个独立的游戏工作室有此同感:理查德 ·罗瑟三世(首先开发Xbox版《劫难》的幕后推手)和派拉诺伊德工作室(Paranoid Productions),今天已经公布了《黑暗中的教堂》这款几近真实再现琼斯镇和其他最终引发暴力事件的宗教驱动邪教组织事件。
  《黑暗中的教堂》将于2017年初登陆PC、Mac、Playstation 4以及Xbox One平台。如果想了解此款游戏的开发进程,可通过脸谱和paranoidproductions.com/church获取详细信息。
  读者还可以在国内土土豆视频网站观看《黑暗中的教堂》预告片: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FAO0G5ZqH0/
  或
  http://www.paranoidproductions.com/church/
  背景材料:人民圣殿教的历史事实与图片
 
  吉姆·琼斯
  人民圣殿教(The Peoples Temple),又称人民寺院,是一个小教派,1953年由吉姆?琼斯(Jim Jones)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创立。人民圣殿教的初衷是为了帮助那些无家可归、失业以及生病的人,但是一些成员却在组织内部实行虐待。为了逃脱审查,琼斯在圭亚那丛林里建了一座基地,希望在那里建造一个热带“乌托邦”。
 
  琼斯镇集体自杀惨景(一)
 
  琼斯镇集体自杀惨景(二)
  琼斯自称是神的化身,几千年前化身为释迦牟尼,创建了佛教,后来又化身耶稣基督,创建了基督教,后来又化身列宁,将社会主义发扬光大。
  在少数信众离开教派后,一些丑闻开始曝光,包括琼斯窃取信众财产、假装神迹治愈、严重处罚信众及自称为新救世主等。记者、执法部门及政客开始注意琼斯的教派,琼斯的反应是长篇大论及充满怒意的言论,宣称那些是离教者的谣言及外面世界正试图消灭他的教派。与此同时,更多的前信众透露了教派内的殴打及虐待事件,而一些信众的亲人则坚持他们的亲人在非自愿下被迫留在教派内。
  1978年11月,琼斯带领全体人民圣殿教教徒(包括自己及所有亲信)服毒集体自杀。九百二十三名教徒中,只有两名(都是年轻姑娘)反抗,其余全部如痴如醉,服服帖帖受死。临死之时,一家人抱在一起,一对对恋人抱在一起,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子在另一个世界又能相逢。 

英国勒令科学教停播电视宣传广告

  英国媒体“国际财经时报”网(ibtimes.co.uk)2016年3月2日报道称,科学教电视宣传广告因声称援助数千万人涉嫌误导观众,被英国广告标准管理局勒令停止播放。
  科学教一则电视广告因误导观众被禁,声称援助数千万人。在广告字幕中,该组织称“与许多不同信仰的志愿者共同帮助民众”,参与“援助2400万名需要救助者。”
 
  该广告还播放了科学教志愿者抬担架救人及脖子上戴着听诊器、怀抱婴儿志愿者的图像。
  英国广告标准管理局接到投诉,质疑接受救助的人数是否属实以及广告是否存在误导行为。
  在英国被拒绝给予慈善机构地位、但获得免税资格的科学教,声称广告中的援助人数是科学教志愿牧师在1998年至2014年之间帮助过的总人数,称志愿者们被多次送往灾害现场,分发医疗救助物资、食物、水,提供避难所。
  然而广告标准管理局表示,科学教提交的援助证据是“轶事证据”。不仅如此,英国广告标准管理局还对个人提供援助的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表示怀疑。
  3月2日公布的裁决书称,“因为我们还没有收到2400万人的具体数字是如何被计算出来、数字是否准确的有效证据,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广告中的说法还没有得到证实,有误导观众的可能性。此外,尚无记录证实被援助者是否被重复计算,对此我们表示关切。
  “这则广告不得以目前的形式再次出现。我们告诉科学教国际组织,要确保广告中的任何说辞都要拥有足够的证据,让观众认为是客观和有真凭实据的。” 

新片预告!艾玛·沃森为爱加入变态邪教

  2016年2月17日英国《每日邮报》发表报导曝光了反邪电影《尊严殖民地》最新预告片,该片由著名好莱坞影星艾玛﹒沃森主演。
  艾玛﹒沃森以饰演《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精灵女孩赫敏而出名。但她在这部电影中成功摆脱了她赖以成名的邻家精灵女孩形象。
  在最新影片《尊严殖民地》里,她饰演了一名年轻的革命者,孤身进入邪教拯救被绑架的男朋友。
  该片由真实事件改编,故事设定发生在1973年,智利当时正处于政治动乱中。男主人公丹尼尔在一次军事政变中被当时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的秘密警察抓住,故事随之展开。

  艾玛饰演的角色出现在“尊严殖民地”的大门外。“尊严殖民地”在镜头进入内部前,是一个伪装成慈善机构的封闭社区。
无法回头:新预告片中莱娜发现已身处恐怖邪教组织。
  邪教教主保罗·舍费尔,由迈克尔·尼克威斯特(Michael Nyqvist)饰演,告诉莱娜说:“你一旦加入,就不得离开。”随后莱娜被要求在农田劳作,因为“工作意味着为上帝服务。”
  教主舍费尔在莱娜加入教会前想得知更多莱娜生活的讯息,问到:“你之前是怎么生活的?你是不是有个爱你的男友?”当莱娜坚持说她没有男朋友,邪教主舍费尔坚决的宣称:“你撒谎,我可以从你的眼睛看出来,我可以从你的内心看出来。”
  一切都是为了他:艾玛饰演的莱娜追寻男友的下落,来到了伪装成慈善机构的“尊严殖民地”。
 
身陷囹圄:教主鲍尔·舍费尔,告诉莱娜“你一旦加入,就不得离开。”
  在预告中,我们也能看到莱娜和丹尼尔之前无忧无虑的时光。莱娜最终在该组织内找到丹尼尔,她向丹尼尔坦白称:“我加入是为了找到你。”丹尼尔非常震惊。他为之道歉,绝望的告诉她:“将你也带到了这里,我感到非常难过。”
回忆曾经:预告片展现了莱娜和丹尼尔之前的幸福时光。
  《尊严殖民地》由奥斯卡获奖德国制片人佛罗瑞·伽伦伯格(Florian Gallenberger)执导,由一名德国妇女的男朋友被独裁者皮诺切特的秘密警察绑架的真实故事改编。该片全球上映时间还未确定,但已定于2016年2月在德国上映。
  影片背后的故事
  据凯风网了解,美国邪教问题专家瑞克·艾伦·罗斯(Rick Alan Ross)今年在接受“自由之狮”播客主持人马克·克莱尔(Marc Clair)采访时,对“尊严殖民地”邪教这样形容说:
  “尊严殖民地”教主保罗·舍费尔及其巴维尔拉山庄
  在智利,曾有一个名叫“尊严殖民地”(又名“巴维尔拉山庄”——译注)的组织,该组织由前纳粹分子保罗·施耐德(Paul Schaefer)领导,他在安第斯山脉的山脚下创建了一处55平方英里的山庄,施耐德死于2010年。他创建了自己的世界,一个拥有自己监狱的山庄。为了加强控制,他给信徒注射毒品。施耐德还是一位娈童狂,猥亵组织里的儿童。这是一个可怕的组织,智利政府最终于上世纪90年代将其取缔。当年独裁者皮诺切特统治智利时,他曾与保罗·施耐德合作,施耐德利用自己的山庄替皮诺切特政权虐待和关押政治犯。皮诺切特垮台后,智利政府突袭山庄,发现了智利历史上私人拥有量最大的的金钱和武器。随后,保罗·施耐德被投入监狱,于2010年死于狱中。我想在美国很少有人知道南美洲还有这样一个邪教存在过,它就像一座与世隔绝的城市,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规模还相当大,信徒多达数万人。

2016年3月10日星期四

《拨开迷雾》获2015美国编剧工会奖

  据美国权威影视杂志《综艺》(Variety)2016年2月13日报道,由著名导演阿莱克斯·吉布内(Alex Gibney)执导,改编自普利策奖获奖作家劳伦斯·怀特(Lawrence Wright)同名畅销书籍的纪录片《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Going Clear: Scientology and the Prison of Belief)2月13日获得2015年美国编剧工会奖最佳纪录片剧本奖。
 
  《拨开迷雾:山达基教与信仰囚笼》由美国HBO有线电视频道出品,讲诉的是关于8位前科学教的信徒,解密他们在好莱坞的秘闻,片子由影像资料、高层的演讲和场景重现等组成。
 
  2015年7月16日,获得第67届艾美奖八项提名。该纪录片曾在美国家庭影院频道(HBO)、俄罗斯24_DOC电视频道、英国天空大西洋台播出。2015年9月21日在英国天空电视台播放时取得了平均24万3000人次的收视率,期间曾最高达到31万3000人次的收视,这个数字刷新了天空电视台自2012年以来的纪录片收视记录。
  美国编剧工会奖(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简称WGA Award),自1949年设立以来每年颁奖一次。美国编剧工会是好莱坞电影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工会组织之一,该组织又分为美国西部和美国东部两个分支部门。美国编剧工会与美国演员工会、美国导演工会地位旗鼓相当,其每年颁发的剧本获奖者得主,也是奥斯卡奖的重要参照。
  注:山达基教又称科学教,科学教是50年代中期建立的一个邪教组织,总部在美国,其分支遍及欧美和南非,机构严密,信徒号称800万之众。几十年来,它不仅传播所谓的科学教教义,还进行非法的心理治疗,赚取钱财,造成许多人的精神伤害和生命财产损失。这股势力的发展和影响,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美国司法部起诉摩门教基要派告捷

  路透社201637日报道称,美国亚利桑那州一联邦陪审团做出了有利于美国司法部的裁决,美国政府从而打赢了同摩门教基要派所控制的两座城镇之间的官司,对此美欧等国多家主流媒体予以转载。据凯风网了解,此次胜利是近期美国联邦当局在同摩门教基要派不断斗法中所取得的首捷。 
  路透社报道说,美国西部的两座城镇即科罗拉多城(Colorado City)和赫利戴尔镇(Hildale,又名溪谷镇)及其联合供水公司,在周一(37日)输掉了同美国联邦政府之间的官司,早前美国联邦政府起诉它们歧视当地不属于摩门教非主流派信徒的居民(详情参见凯风网美国联邦政府起诉摩门教基要派实行“神权政治”)。 
 
  摩门教基要派所控制城镇的非该教信徒抗议不公(《赫芬顿邮报》视频截图) 
 
  摩门教基要派所控制城镇的非该教信徒抗议不公(《赫芬顿邮报》视频截图) 
  美国司法部称,亚利桑那州的一个联邦陪审团做出了有利于该部的裁决。2012年,美国司法部在起诉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城、犹他州赫利戴尔镇以及两城镇的联合供水公司时,指控上述被告拒绝给予当地不属于摩门教基要派的居民,像该教会信徒那样,享有同等的住房、公共设施以及警方保护等权利。 
  陪审团还发布一项不具约束力的裁决,称两个城镇的联合警察局被犹他州多妻制教会(摩门教基要派)当“工具”使用,对不属于该教会的人们施以违反宪法规定的妨碍、拘押和逮捕。 
  司法部称,一名地区法院法官正研究陪审团的裁决结果,并会做出最终裁决。司法部民事局局长瓦妮塔·葛普塔(Vanita Gupta)认为:如果某些社区拒绝向其居民享有必要的社会服务,原因仅仅出于他们的膜拜地盘他们做主,那么这些社区就违反了我国法律,并对美国视之为国基的宗教自由和宗教宽容宗旨构成威胁。 
  路透社报道说,此起诉讼,是美国司法部首次依照《公平住房法》,和联邦政府授予总检察长惩戒警界不端行为相关条例,对两座城镇提出指控。按照先前达成的协议,被告(两座城镇)将支付160万美元,以化解司法部对其在居住政策上存在歧视的指控。  
  背景:
  “原教旨主义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又称“摩门教基要派”(简称FLDS)教派是摩门教的一个分支,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偏远地区,在尽量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生活,因为一夫多妻制的理念并不符合法律并且不为社会接受。FLDS有约12000名追随者,基本上分布在三个国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犹他州,科罗拉多州,内华达州和得克萨斯州),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省,以及墨西哥境内的边境城镇。
  沃伦·杰夫斯是该教派领袖。该教派有大约1万名成员,通过指定婚姻奉行一夫多妻制,这类婚姻通常是将少女指派给年长的男子。而教主杰夫斯据传有80名妻子及250名子女。
  2011年8月9日,美国邪教组织多妻教头目沃伦·杰夫斯因强奸未成年人被判处终身监禁,这位自称“先知”的男子共与78名女性发生性关系,其中不少是未成年人,最小的仅12岁。而根据DNA鉴定,他还曾与一位15岁少女孩子育有一子。 
  沃伦·杰夫斯的众多妻子
  美国联邦调查局已认定,他所创办的是一个邪教组织。在法庭上,杰夫拒不认罪,他坚称法庭没有资格审判他,他甚至称如果法庭不释放“他的仆人们”,“上帝”就会亲自处罚庭审人员。 
  2015年9月9日报道,美国劳工部对邪教“耶稣基督末世圣徒原教旨教会”(简称FLDS)违反美国儿童劳工法处以190万美金罚金。
 
    警方突击沃伦·杰夫斯的宅邸,解救出400名儿童 
    
    沃伦·杰夫斯与许多未成年少女发生关系  
  杰夫在做邪教头目期间,共和78名女性发生性关系,其中24人未满17岁,最小的仅有12岁。经过杰夫和其它教徒的洗脑,上百名女性都认为只要能满足杰夫,她们就能上天堂。杰夫的“先知”身份可能是从父亲老杰克那里传承而来的。在他78个妻子中,有29名是他的继母,她们是杰夫的父亲鲁隆·杰夫的妻子。老杰夫也曾自称“先知”。2004年,杰夫和他的教徒们搬到德州的一处巨大的宅邸中。在那里居住着他和他的数百名教徒。2008年警方突击了这里,解救出400名儿童。 
  原文链接: 

2016年3月8日星期二

美国联邦政府起诉摩门教基要派实行“神权政治”

  英国《卫报》2016年1月25日发表报导称美国两个摩门基要派(Fundamentalist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FLDS)聚居镇遭美国联邦政府起诉,分别是犹他州的溪谷镇和亚利桑那州的科罗拉多城,起诉理由是“神权政治”。
  2008年,聚居在特克萨斯州埃尔多拉多的摩门基要派(摩门教基要派)的妇女儿童在被解救后拥抱在一起。
两个摩门教基要派聚居镇在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市接受庭审,绕不开的话题仍是宗教自由和宗教歧视,从而又回到了两百年前美国国父们就提出的问题:如何才能实现政教分离?
  上周司法部对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的邪教生活方式提起诉讼,将臭名昭著的一夫多妻制邪教带到陪审团面前。该教教主沃伦·杰夫斯(Warren Jeffs)因性侵儿童已被判处无期徒刑,他本人此次并没有受审。
  此次审判对象也不是一夫多妻制,尽管美国一夫多妻制是违法的。
  此次受审的是两个边境小城——犹他州的溪谷镇(Hildale)和亚利桑那州的科罗拉多城,此次庭审将重塑摩门教基要派(摩门基要派)的行为方式。
  摩门教基要派是摩门派的极端分支,上世纪30年代,该分支被摩门派主流驱逐后,就一直在美国边远地区活动。
  联邦政府起诉两个城镇实行实质上的神权政治,歧视非教会教徒,违反美国宪法(如否定居民正当的居住需求)。
  隐藏在技术术语下的是长久存在的顽疾——与世隔绝的摩门教基要派社区数十年来一直实行一夫多妻制,女童12岁就会嫁人,教会领导为牢牢控制教会,一句话就能让家庭四分五裂。
  盐城湖庭审律师罗杰·乌尔(Roger Hoole)告诉《卫报》称:“我很高兴联邦政府正在采取法律行动。地方官员对邪教教主的忠诚度比对国家法律的忠诚度高,我希望过去两年所搜集的证据能让这些城镇脱离邪教,从而能像正常的美国城镇运作。”
  乌尔曾替十多个被赶出社区的父母提起诉讼,他们中的有些人被迫同孩子和配偶分离。
  上周在凤凰城的开庭陈述中,政府称地方官员由摩门教基要派的领导选出。公务员如警察或市长不仅是教会教徒,还在履行公共职责时听从教会领导的指令。
  “证据将显示教会对地方官员和警察的控制以实现他们的目标,摩门教基要派的目标,”检察官杰西卡·克拉克(Jessica Clarke)告诉陪审员们。“他们计划通过否定非摩门教基要派家庭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从而使他们收拾行李离开。”
  辩护律师布雷克·汉密尔顿(Blake Hamilton)辩护称地方官员并不存在偏见,是联邦政府意欲否定居民的宗教自由,并仅仅因为他们是摩门教基要派教徒而广泛攻击居民的民事权利。他说:“将他们定性为被邪教洗脑的教徒的确极具诱惑力。我认为(政府)将(摩门教基要派)设定为目标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
  司法部拒绝就案件发表评论,也没有详细说明他们将对两个城镇采取何种救援或惩罚措施。
  不过,如果政府获胜,溪谷镇和科罗拉多城将几乎确定放弃摩门教基要派对那些天生就信奉摩门教基要派教义、在家接受教育、不能随意接触电视或网络的教徒们的控制。乌尔认为城镇将失去他们的特许权和基本市政权,而转交给法官、县政府或联邦接收部门。
  他补充说,警察局可能会被解散,新的警察队伍会进驻。政府方面的律师们认为当地的警察局长都是由教会领导指派,警察也不回应非摩门教基要派居民的紧急求助电话。
  两个城镇可能会因此面额巨额罚款,这笔罚款极有可能会落到教会领导头上,因此可能会削弱他们的整体影响力。许多人不明白尽管犹他州宪法明令禁止一夫多妻制,为什么该邪教一直没有被惩处,或者说该教在教主被判入狱后还能正常运作。
  多年来,原教徒们和批评者们指控杰夫斯在监狱里遥控领导摩门教基要派,通过与其兄弟莱尔(Lyle)和尼菲(Nephi)信件和电话来往指导教众。目前莱尔和尼菲在镇上一个巨大的围墙隔离的聚居区里处理教内事务。尽管许多教徒在杰夫斯被判入狱后离开了该教,其他人还是留了下来,并认为杰夫斯是无辜的。
  科罗拉多城所属的亚利桑那郡长官巴斯特·约翰逊(Buster Johnson)说:“联邦政府早就该提起诉讼了。联邦政府官员对摩门教基要派睁只眼闭只眼,许多被选举上的官员也没用勇气处理自己后院里那些无法无天的事情。”
  约翰逊说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的官员要么是摩门教徒,要么就不愿采取行动以“公开洗刷当地肮脏历史”,从而触犯摩门教。他补充说收集获得“搜捕令”或者惩处一个神秘的社区所需要的证据一直被证明是困难的。
  对于一夫多妻制,实践表明这不一定意味着会得到法律的惩处。  当摩门教在一个多世纪前摒弃一夫多妻制后,许多基要教徒们就建立了分支,其中摩门教基要派是最大也是最典型的分支。摩门教基要派不被主流摩门教接受,权威部门也无视他们的存在,大部分一夫多妻制践行者往往举行没有得到法律上的承认的宗教婚礼。
  这些没有注册的婚礼,通常由该教领导主持。而从禁止一夫多妻的法律角度来说,这种婚礼都是不存在的。
  乌尔说,相关部门很少对这些由一个男人、几个所谓的“姐妹妻子们”和孩子们所组成的大家庭进行出生登记。
  犹他州曾禁止一夫多妻,但2013年的一场官司使得法律失效。这场官司的主角是科迪·布朗(Kody Brown)和他的四个妻子,他们也同时是美国TLC电视台真人秀系列“姐妹同侍一夫”的明星。
  这事实上使得犹他州的一夫多妻制变得合法,尽管犹他州曾对判决提出上诉。
  乌尔说,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不会单纯惩处一夫多妻或者一夫二妻。“除非涉及其他犯罪,如强奸幼女或其他形式的虐待。”
  约翰逊说,摩门教基要派的童婚现象多年来不受阻止,原因是受害者很少会去反抗他们的家庭或教会,因为他们在教会中长大,并隔离在主流社会之外。
  杰夫斯最终在德克萨斯州警方突袭聚居地并收集到他将一名12岁幼童收为他数十个妻子其中之一的相关证据后,被判终身监禁。
  乌尔说该教的行为长期不受监管:“一夫多妻制伤害儿童,伤害女性和男性,并最终伤害社会。”
  对摩门教基要派的批评者们来说,这次审判带来了希望,外面的世界进入了这个隔绝的世界,该教最终将分崩离析。
  乌尔说:“目前一直有人陆续离开该教。个人和家庭们想与那些之前离开或被教会领导开除出教的人们团聚。人们想进入主流社会,这将非常有助于政府提起诉讼。”